周贵华:佛教的别宗进路与完整性诉求

作者:发布日期:2014-11-09

「周贵华:佛教的别宗进路与完整性诉求」正文

 

当初定下这个题目没有深想,后来发现它很具有经院哲学的味道,特别不好处理。一般对佛教有一个印象,它是用来启发我们产生智慧的,也就是智慧之学。智慧之学不可以把它搞得特别繁琐,概念很多,逻辑性很强,否则就觉得这个不像。一般会说,哲学式的思维应该留给哲学,佛教不应该成为哲学。在这个前提下,我感到自己很难开口。但既然已经承诺,我就只能试图把讲的内容简化,重点关注佛陀圣教在度化众生和进一步弘传时其圣教性(我过去经常称圣教量性,其他宗教的说法一般是神圣性)下降和上升的路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是佛教的别宗展开的圣教性如何下降的问题,试图要表明,这样一个下降的过程,恰恰是修学者发起信仰而修学的开始,也就是说,通过圣教性的下降修学者才能找到修学的入处。但是修学者不能停留在入处,这就有了圣教性如何上升的问题。这样反过来的一个圣教性上升的过程,也是我们的修学进一步展开的过程,也就有了完整性的诉求,换句话说,我们要回到佛陀的完整本怀。这样的思考,很像神学思维的样子。不过,搞现代佛教义学确实要有类似的方式,处理一些类似西方神学、哲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跟一般理解的佛教的《金刚经》、《心经》、《坛经》的意趣不一样,这些经意在启发我们拒斥概念式的思维方式,打破一切执着。从这个角度看,现代佛教义学是很沉重的,要搞一些概念的安立或者逻辑思维的推演,这是后期传统中国化佛教很不欣赏的一条路,但这是佛教本身应该具有的。比如印度佛教事实上有类似概念系统的论著,甚至很像逻辑推演的这样一种结构或者方式。佛教具有善巧方便性,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安立也不同。一类众生要求佛教有一种严密的建立,甚至构造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另外一类就像一般中国人不要求这个。我们作为佛教义学的实践者,这些都要有针对性地注意到,特别在现今的文化背景下,系统性的佛教义学更应该提倡,以应付时代与世间文化的挑战。在我今天这个讲座中,就会显示一些现代佛教义学的特点。

准备把下面的内容分为三段。第一部分讲佛教的性质,即一种具特殊意趣的方便性;第二部分讲佛教的别宗展开,也就是圣教性下降的过程;最后一部分讲佛教的完整性诉求,也就是圣教性的上升过程。

 

一、教与方便

1、佛陀立教的方便性

我们知道,佛陀出世说了种种教,但这些教法性质为何?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佛陀是不是提供了一种哲学式的思想系统或者类似于科学这样的系统知识?不是的!佛陀出世所说的一切教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也就是涅。因此,这种种教本身并不是一个真理系统,而是方便,是引导众生认识真理、实现涅的方便,或者方便系统。

“方便”一词在阿含经里出现过,然而是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才大量使用,换句话说,只有大乘才真正普遍用方便性来诠释全体的佛教。当然,阿含经所代表的小乘,实际上也是方便,但当时没有普遍开发这个意义。

请注意,我这里用“大乘”、“小乘”在这个时代好像很不合时宜。但这是由它们修行实现的目标所决定的。大乘开显菩提道,终果是成佛;小乘开显解脱道,则成就阿罗汉,显然二者在果上确实有大小之别。在这个意义上,“大乘”、“小乘”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当然在大乘行者看来,或者在佛陀大乘经的价值判定中,小乘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值得鼓励的倾向和道路,确实含有批评的意味。不过,我这里继续用大乘小乘的说法,不带批判或者歧视性,比如不会对南传佛教及其所显示的解脱道带有偏见,因为大小乘都是佛陀圣道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平等平等。

还可以有另外的称法。小乘教是佛弟子听闻同时传承下来的,由作为学生而听闻角度又称声闻教(声闻乘教),由从佛传承过来即如是我闻而来角度又可称阿含教。正是在后者意义上,声闻们传承的经教称阿含经。实际大乘教也是声闻教,也是阿含教,不过应称为大阿含教以及大声闻教,因为与小乘教作为阿含教的含义稍微有所区别。大小乘教都是听闻传承下来的,这是共同点,都称阿含教没有问题,虽然有显传与隐传的不同。但解脱道的佛陀弟子即使成了阿罗汉,仍是佛陀弟子,声闻身份始终成立,而大乘菩提道在因位上都是佛陀弟子,要信受佛所说法,按照佛说的修行,可称声闻,不过在成就佛果后就与所有佛平起平坐了,在果上不能再称他声闻,也因此大乘一般不称声闻教,但从因位看称声闻教仍是成立的。如果一味凝固地看待阿含或者声闻教的意义,必然会陷入“大乘非佛说”的执见中去。

2、小乘教与方便

我们先谈佛陀的小乘教,即阿含佛教。我们现在能直接见到的小乘教主要集中在汉传阿含经以及南传巴利经藏中,当然还有一些散见于部派佛教的论中,甚至大乘佛教的经或者论里面也有一些阿含佛教的教说。阿含佛教的经教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长阿含经》叙述的内容拉得长一些外,大多比较短。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针对性的教授教导。从显示内容角度看,有的直诠,有的遮诠,有的譬喻,方式颇多,还有性质与意义的种种差异。这样我们称其有意趣,也就是承载了佛陀的不同用意。在经文有其意趣的意义上,称为方便。佛陀在阿含经里曾以一个著名的“医王喻”显示了方便之义。[1]医王喻说,佛陀是一个大医王,也就是最权威的医生,众生是病人,大医王悲悯他们要治好他们的病,就开出种种针对性的药方和药来实施治疗,最终令他们痊愈。药方和药指佛教,佛教的理论是药方,按药方抓药,吃了就可以治病了,这是指佛教的修法,如实去修行,就能够解决无明与烦恼的问题,最终消灭轮回的苦患。在这里,佛教通过药方和药的比喻,可知是一种方便。它只是用来治病的,治完病以后就不用再吃药了。如果继续吃药,那会又生新病,相当于把手段当目的了。所以,可以在方便的意义上使用它,但用完了就应该舍掉。大乘将方便义揭示得更充分。

一切佛陀圣教都是这个性质,都是方便,阿含佛教不例外。阿含佛教作为方便可以有种种分类,如方法方便,方式方便,目的方便,对象方便,权巧方便等。略举几例,可以获得感性的认识:

1)方法方便。比如戒定慧是修行的正方法,又如对治是修行的负方法。前者一般较为熟悉,但对后者得多谈几句。“对治”是佛教中一个很特别的名词,如同一个专业术语。大致可以说,如谈佛教时经常用到这个词,说明你已经进入内行的层次了;如果还很陌生,说明你对佛教了解还远远不够。对治相当于针对性的治疗,但只有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才能称对治,换句话说,对治要求能不断发生治疗的正用,直到最后病除。

2)方式方便。这有很多形式,比如佛陀说法有身口意的方式:佛陀通过口能安立经教引导众生;通过身能示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又示现行住坐卧种种相,包括圆寂后留下的那些圣迹、舍利,都是教材;通过意能加持众生,也是教。加持在后世听着很神秘,但对于佛教修行者和传统文化有体验者容易认可这个。类似于常说这个人气场很大,坐在那里我们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的,他说什么我们都很认真地去听,去信受。还有佛陀用语言讲法,有时用直诠,有时用遮诠,即直接说不了,用否定的方式来反说。比如“涅寂静”,涅是不能直诠的,没办法才用遮诠,也就是用寂静来反着说,寂静实际要求烦恼熄灭,只要真正灭了,以智慧就能直接证得涅。还有譬喻方式,佛陀也有种种运用。在回答问题时,佛陀一般采取四答。一是直答:问一个问题直接就回答。二是分别答:当问一个问题时,不简单明了地回答,因为这个问题里的含义有很多,要把问题作某种界定,然后针对界定出来的问题一个一个回答,令听众充分受益。三是诘答,就是反诘:问一个问题,可能问得不清楚(实际佛陀是明白的,否则就不是觉悟者了,但佛陀为了度化更多的人),要反问一句,让问者把这个问题阐释得更清楚再回答,或者用反问来揭示这个问题中隐含着的种种意义,然后再回答。四是置答:对问题默然无应或者置之不理,这也是佛陀度化人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来者用哲学的方式来讨论佛教问题,佛陀常默然无应,因为在解脱道看来,这对追求解脱没有直接好处,是戏论,但这绝非佛陀讨厌对方而不说话,佛陀不讨厌任何人,十八不共法里有一条就是住平等心,所以不是因为讨厌对方而不答,也不是回答不了,而是觉得不答对问者更有好处,更有利于问者走向解脱。

3)目的方便。佛陀宣说圣教的目的有很多层次,最高的目的是涅。阿含佛教所谈的涅是无余依涅,凡能通达无余依涅的教法,都称目的方便。比如四念住就是目的方便。阿含经称四念住是一乘法,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坚持修四念住,对身、受、心、法能够从不净、苦、无常、无我角度发起止观,最后能真正获得现观,即能成就阿罗汉,证得无余依涅。还有三乘。在《增一阿含经》中提到了三乘声闻乘、独觉乘(辟支佛乘、缘觉乘)、佛乘,[2]三者都是达到涅的道路,也都是目的方便。

4)对象方便。指针对不同的对象有特殊的安立。阿含佛教都有针对性,所谈到的三乘也是这样,有的适合声闻法就建立声闻乘,适合缘觉法就安立缘觉乘,适合佛乘法就安立佛乘。这是正面的针对性,还有反面的针对性。比如有的人贪重,贪女色,佛陀就建立相应的法例如不净观对治。真正的修行者要解决问题,就会对佛陀安立的法对号入座,认真修学。

5)权巧方便。要达到某个善的目标,却以某种看似带欺骗性但实际无副作用的做法来实现,就是权巧方便。比如为了保护患了绝症的亲人,常隐瞒他的真实病情,说成另外一种病,这就不是欺骗,而是权巧方便。在这方面,大乘佛教有最为充分的发挥。

总而言之,佛陀所说的阿含教都是方便。如果这些方便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就可归摄为八万四千法门。在这些法门之上,还有三乘。但在阿含经中,三乘中的独觉乘与佛乘二者没怎么谈,真正充分谈及的是声闻乘,即解脱道。正因为如此,阿含教是解脱道教。

3、大乘教与方便

我们再来看佛陀的大乘佛教。其实大乘佛教作为方便,也可以前述的五种方便统摄。大乘佛教是大乘经所显示的。阿含经讲八万四千法门,但大乘经方便要更加广大,讲到了无量方便、无量法门。发出离心学修解脱道者根性比较弱一些,他们跟三界誓不两立,觉得三界都是苦,很决裂地想出离三界,解脱生死轮回,成就阿罗汉,所以阿含教方便不能太大,只谈八万四千法门。但这是圣道,仍比世间道要殊胜得多,因此这些方便也是世间想象不到的。大乘佛教作为成佛之道,则更加殊胜,所谓更加广大、甚深、微妙,因而是无量方便,甚至一切法都是方便。这无量方便都可以归摄到前面五种方便,也可以说这五种方便可开展出无量方便。

大乘作为摄无量方便的教法,以经的形式表达出来,也是无量的。大乘种种种种的教,其实我们见到的很少。很多大乘佛经分上品、中品、下品,我们一般看到的是下品,比如《华严经》就是这样,下品已经很多了,上品简直就是不可计量。我们看到的部分,是与我们的根性以及我们的业力相应的,只能容受与显现这么多,所以就保存下这么多,而且很多是秘密传授,因缘不成熟根本不知!要知道,菩萨、天神神通大,可以上天入地,他们闻的教法比我们要多得多。

大乘种种教提供了种种法门,乃至无量法门,远远超过了八万四千。其实一部大乘经里可能有很多法门,或者,有的大乘经只是一个大法门,或者有的是一类经构成一个大法门。法门有各种层次与种类。比这些法门更高一个层次的,比如很多法门合起来所成立的大法门,可以称为道。道有种种,可略分为世间道、出世道。世间道有无量种种,如天、人、阿修罗、傍生、饿鬼、地狱六道,等等。我们众生都在世间道流转,不能了知其真实面目。比如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各种世间学,如科学等,都非对人道的如实把握,只有佛陀才能揭示“人道”,即人乘。其他道也是如此。出世间道有三种,即声闻道、独觉道、菩萨道或者如来道。这种种道又比刚才的种种法门要高一个层次,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