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峰 Graeme Lang:华人社会中的与环保初探*

作者:卢云峰   Graeme  发布日期:2009-10-13

「卢云峰 Graeme Lang:华人社会中的与环保初探*」正文

内容提要:面对环境问题,宗教领袖选择对宗教经典进行重新诠释,认为宗教在处理这些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则越过宗教教义,直接考察华人社会宗教团体的环保参与,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第一、宗教与环保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宗教可以成为环保运动的同路人,并对处理环境危机做出贡献。许多宗教参与环保并非源自其教义,而是因为世俗的环保运动如火如荼。第二,有组织的宗教(如台湾的佛教)比那些没有组织的宗教(如儒教)在进行资源动员保护环境方面更有效率。第三,强调自利与个人主义的民间宗教更多地推动地方上的环境保护,而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取向的宗教团体则更具心系苍生、环保天下的气质。

关键词:宗教团体;环保;华人社会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7JC840001)。

宗教与环保:议题与争议

1967年,怀特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的文章,认为基督教使其信徒倾向于抗拒环保,因为圣经上说,神让信徒“管辖”自然,“自然存在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人使用”(White 1967:1207)。所以,信徒可以为了自己的益处剥削大自然,而神同时也会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护理大自然。

怀特的说法似乎能找到一些佐证。有研究表明,保守的基督信仰与“掌管大自然”的世界观有关,保守派对环保的态度和信念不是很支持(Hand and Van Liere ,1984)。相对于基督教保守派,非基督徒以及基督教自由派都更有可能在经济上和态度上支持环保。当然,保守派不支持环保政策也并非完全基于他们的宗教教义,也与他们保守的政治立场有关(Greeley 2001)。

怀特的文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认为其结论过于武断。有人认为,宗教并非环保的障碍而是环保的润滑剂(Wolkomir et al .1997)。宗教参与可能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让自愿参与到有利于社会的活动中去,包括环保。圣经中“管家”的概念不是说人类可以随意地攫取自然资源,而是说,照顾世界乃是人对他者的责任,是被神所命定的。也有人认为,基督宗教对环保和生态思维的影响是因社会和团体而异的,不必然被某些特定的教条所限制(Stanworth ,2006)。比如阿米什人,他们在运输和农耕的时候都用马车,而不用拖拉机,在家里用油灯,而不用电灯,也没有电视和电话等电器,但是他们接纳并使用现代医院和药物。不过阿米什人并不以“环保主义者”自居,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尽量远离异信徒和罪恶的世界。当现代生活具有严重、不可延续的生态危机的时候,有些美国人会把阿米什视为一个有趣的生活模式。显然,身为基督宗教大家庭的一员,阿米什人与其他的兄弟派别在对待自然和现代文明上的态度上差异很大。

争论仍在继续。与此同时,近20年来宗教领袖在推动环保议题上开始觉醒。他们或者发表声明,或者直接赞助及推动环保行动,有时也特意寻求一些非宗教组织如联合国环保计划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 )的支持。要对过去20年来的这些活动作一概述将会很冗长,有人已经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Tucker and Grim 2001)。但我们相信一个量化的分析会显示宗教领袖在环保参与以及方案提出上有量的增加。尽管有些宗教领袖发表的一些宣言表现出他们对科学发现缺乏了解,但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是显著的。

随着环境危机的加重以及越来越多的宗教领袖参与到环保对话,哈佛神学院的世界宗教中心顺应潮流,在20世纪90年代末举办一系列关于“世界宗教及生态”的会议。超过七百位国际学者,环保积极分子和宗教人士聚在一堂探讨各种宗教与环保的议题。其中的一个中心论点便是:单靠科学和理性分析不足以带动环保行动,特定价值观的改变和配合是必需的;宗教有助于推动价值观改变,并帮助人类社会构建应对环境挑战的伦理价值,而这些伦理是无法通过科学或理性达到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已有相关研究都集中讨论世界各大宗教的教义对生态的可能意义。由哈佛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资助,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宗教及生态”的系列丛书可说是目前将宗教与环境及生态议题联系起来的最野心勃勃的学术努力,其内容涵盖了佛教(Tucker and Williams,1997),儒教(Turkerand Berthrong ,1998;Tu and Tucker,2004),及印度教(Chapple andTucker,2000)等。这套丛书的主要推动者和编者Mary Evelyn Tucker说“,虽然在过去没有一个世界宗教需要像我们目前这样面对环境危机,但他们仍旧是塑造我们对自然的态度的关键工具”。这也是她几年后为著名的学术期刊Daedulus主持的宗教与生态特辑的前提。

在该特辑的引言,Tucker认为宗教如果要想参与应对全球环境危机,那就必须与非宗教领域的科学,教育及公共政策进行合作。她坚持认为宗教必须是这些应对行动中的一部分:“身为一个重要的持久文明价值的宝库及推动道德改变不可或缺的动力,宗教在规划一个有说服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远景上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Tucker and Grim ,2001)。Daedulus特辑的作者们在被要求回答的问题上都假设了他们能够而且应该在要讨论的特定宗教中找到支持环保的文本和主题。比如说“,这个传统中有那些核心价值可导引出有效的环保伦理?”他们的任务就是解释及强调这些价值或主题。当然,知识分子几千年来就在做这样的“被引导的分析”,以满足他们的雇主及顾客在意识形态上的要求。

但是以上这种仅从宗教经典中寻找有利信息的做法显然有失偏颇。种种的现象表明,即使在同一种宗教传统内部,也存在者对环保的不同声音。即使遵循相同的宗教经典,人们似乎可以得出近乎完全相反的信念与集体生活模式,比如阿米什人与其他基督宗教派别的差异。差异的关键不在于经典本身,而在于对经典的选择性阅读。

面对人言人殊的宗教经典,我们需要一个更超越、更具体的视角来梳理宗教与环保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试图跳开宗教教义的争论,直接观察宗教团体的环保参与和实践。我们关注这些问题:宗教团体是在什么背景下介入环保运动?是发起者还是追随者?他们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宗教是否影响到人们的环保态度和实践?接下来我们将尝试使用这一思路来分析华人社会的宗教与环保。

宗教是环保的发起者还是参与者?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回溯一下华人社会的环保史。先来看看台湾。台湾地区环保运动的展开及其合法化,最初并不是由宗教组织启动,而是世俗组织。从1970年代起,台湾的环保运动越来越积极,特别是反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台湾当局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在1987年设立了环境保护署。1980年代起,全岛已经有许多非政府的环保组织。许多环保积极分子是在美国获得高等学位的科学家(Weller and Bol 1998)。

当环保在社会流行并取得合法性之后,一些佛教团体在1980年代末也开始参与这些环保活动。

他们的工作包括动员传统佛教概念和理论来为环保背书,建立新的理论支持环保,并改良一些不环保的传统仪式,主动参与环保的志愿活动。

佛教徒尝试用佛教教义把环保问题合理化。

他们声称佛教具有悠久的珍惜生态以及万物包括动物的历史,尤其是“惜福”及“功德”的观点有助于减轻生态问题。不止是主张,佛教团体也把这些观念付诸实践。比如,法鼓山鼓励人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以减少使用塑料袋。购物袋上印有“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积一份功德”的字样。

与法鼓山同为台湾四大佛教道场之一的慈济功德会也有相似的环保实践,而且效果显著。有一位研究屏东社区再造的社会学同事告诉笔者,当地的官员曾经发起清理河岸附件垃圾的号召,但应者寥寥。后来慈济功德会介入到这一活动中去,提出的口号是“拾一份垃圾、积一份功德”。或许是因为这一宣导,也或许是因为慈济会员以行动感动了当地百姓,很多人加入到治理社区环境的行列中来。于是这位同事感慨,宗教团体不仅能为环保活动提供通俗的理论支持,而且在行动力和感召力上也优于地方政府。

佛教也以“惜福”的观念来对抗消费主义。根据这个理论,能够享用自然提供的资源是人类的“福报”。但是福报是有限的,因此要学会珍惜。

假如人因浪费资源而不惜福,那有一天资源及福报将会用尽。为了积福,人应当克制自己不耗损资源。具体说来,现代社会的“惜福”就是要求人们尽可能减少制造垃圾,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循环使用。

除了把“功德”、“惜福”等传统的佛教观念用于环保实践,台湾的佛教团体也试图发展出新的环保理论。法鼓山在这方面做的尤为出色,其创办人圣严法师扩大环保的范围,倡导四种环保的观念:保护心灵环境的心灵环保、保护自然环境的自然环保、保护生活环境的生活环保以及保护社会发展的礼仪环保。圣严法师相信环境保护不会取得成果,除非人们接纳环保的观念并拒绝消费主义。从他的观点来看,心灵环保有助于孕育环保的意识。

“心灵环保”是一个新创的名词,但其思想根植在佛教经典中。《维摩诘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法鼓山的使命是“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因此它专注于推动净化心灵的远动。如今,“心灵环保”的概念在台湾和中国大陆都很流行,它强调灾难的重复发生是因为心灵没有被净化。如果人人净化心灵,少用资源,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我们必须自愿放弃消费社会的一些“好处”,以便在人间建立净土。法鼓山的网站这么说,“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的才要、想要的不重要”,透过这些修行,人们才能积福。

在礼仪上,佛教徒已经改良一些他们认为不环保的传统仪式,其中一项是烧纸钱。许多佛教团体已经放弃烧纸钱的习惯多年。1980年末开始,法鼓山采用以花朵取代纸钱来礼佛。慈济的志工尝试说服社会大众,不要在农历七月鬼节烧纸钱。另外一个被改良的传统礼仪是放生。圣严法师曾说,放生在今天的社会将危害环境。今天大多数的鱼都是人工养殖,放生后鱼因为不适应自然环境反而容易早死并污染环境。被放生的鸟也难以生存。圣严法师指出“,现在每年佛菩萨生日、纪念日的时候,很多寺院仍然会举行放生。于是在放生日的前几天,山产店就会派出很多人到中南部去捕鸟,抓了再送到台北的寺院门口,卖给佛教徒放生。这种行为不是在放生,而是在杀生。

根据专家研究,这种把自然界的鸟抓来再放生,一百只鸟中,存活只有三十只。“①[http ://www.douban.com/group/topic/1577369/]很显然,圣严法师的心态非常开放,并不排斥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而是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主张中去。

在中国大陆,宗教团体同样是环保运动的参与者而非发起者。宗教组织的参与显然有利于环保运动的普及。云南的“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社区经验”就是一个案例。当地的和尚被分派在香格里拉的附近地区去保护和维修神圣山脉的设施,他们也因此参与到当地其他更大的环保努力中。一位活佛在自然保护区内和附近的村庄推动环保,有关佛教和环保的关联的印刷品也被编辑和分派到村庄中。其中《藏传佛教的生态观》显然已经成为大学教科书(Frescatta ,2008)。然而这只不过是当地的教育工作的一小部分,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动和主导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发现寺院可以成为生态保护和维护的一个很好的教育中心,该基金会也在其他国家尝试与宗教团体共同推动环保活动。如果缺少像世界自然基金会这类世俗组织的推动,出自和尚们的自主行动应该不会太多;如果有这类行动出现,确实是值得关注的。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案例。

从道教的教义以及主题来看,似乎可以从中发现关于支持环保的论述和价值观(Snyder ,2006;Nixon,2006)。然而,有关这些主题的学术著作很复杂,而且声称道教和自然保护或生态平衡有关联的论述很具争议性,无法提供清晰的支持或主题。“无为”是道教的重要观念,有时被理解为消极的无行动,有人认为这一观念有助于保护自然。但是这一观点仍存在争议:无为的观念并没有明示人们应该如何使用自然资源,如果人与自然可以被区分的话。如果有人有闲情逸致,准备埋头在故纸堆中退隐一段时间,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