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本土化:报纸细微处的变革

作者:发布日期:2016-02-26

「陈国权:本土化:报纸细微处的变革」正文

读报的人常常会发现,当天报纸上的国际国内财经新闻,在头天网络上或手机上都已经报道过多次了,还更快、更全。唯一不同的是报纸上的本地新闻。本地新闻多不多?本地新闻做得好不好?对读者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帮助?这应是当下这种新媒体竞争环境下地方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相对于同城报纸的竞争力,更是相对于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在泉州,由于竞争者数量增多,对县区以及厦门的竞争,各报纸的本土化特色体现得尤其明显。研究泉州报纸版面的本土化特征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选择2012年8月24日出版的泉州各报进行分析与解读,之所以选择周五,是因为周五的报纸版面多,广告多,也是报纸最能体现竞争力的时候。

本地新闻做大

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东南早报》执行总编辑王家声强调报纸的本土化色彩,要整张报纸散发出的味道要有闽南气息,要有本地人喜欢的样式。比如,“蔡六”是闽南传说中一个很风趣的人物,就给他设置了一个栏目叫“蔡六讲故事”“蔡六说事”“蔡六有话说”等等。用闽南人喜欢的那种口味来做。以此做到原汁原味,以应对外来媒体的竞争。

《醉驾电动车要追究刑责》作为一项重要规定,这牵涉到泉州本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当天《东南早报》做了整整两个版,还设计成通版形式,在头版A2还有导读。《海峡都市报》也有一个整版。两报内容都包括具体规定、泉州本地的案例。《东南早报》的出彩之处是突出了“交警将会在泉州哪些地段临检”的信息。这是与网络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报纸的优势。网络上你能一下子找到很多有关醉驾电动车是否要追究刑责的材料,但不能找到交警将会在泉州的哪条街道上临检。《泉州晚报》的标题《醉驾案最快7天审结》则处理得相对平淡,没有把最有新闻价值的点拎出来。

《东南早报》的《金秋开学校园尽练五祖拳》是条独家,对于这样一条学生及学生家长非常关注的新闻,处理得很好。在头版作为头条导读,用两个通版的篇幅展现。内容包括情况介绍,五祖拳的妙用,亮点是图解五组拳做法。

突出实用性

实用性是本土新闻的制胜之道。从版面上看,《泉州晚报》既像党报,又像都市报。本地新闻与其他报纸相比不多,没有其他报纸的一些鸡零狗碎的新闻;但做得比较突出、显眼。也突出新闻的实用性。《斑马线左右分道行人过街靠右行》《电动车防盗有新招泉州一车主靠移动车卫士寻回爱车》等都是独家新闻,有较强的实用指导性。

《东南早报》与泉州市教育局合办的“教育周刊”则突出本地新闻的实用性,头条新闻是《街舞少年获北大最高降分“优惠”》主要谈这名街舞少年的学习经验,高考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一个整版的《进入初三要做好的三件事》,半个版的《刚入园的孩子哭闹怎么办减轻分离焦虑家校共同努力》,C15“教子有方”版更是怎么进行教育的实用性版面。

《东南早报》两个厦漳新闻版,有实用新闻《厦门湖里公办小学今日进行派位》《思明公办小学今天补录派位》《漳州筹建公共吊唁馆以杜绝治丧扰民》,也有一些人情味新闻《妈妈的信任:一把钥匙》《老人突然倒地众人出手相救》。

《海峡都市报》的A8、A9社会版两个版主要是关注交通安全整治的相关内容,包括《东门下月建探头南门拟再设探头》等实用性报道,具有较强的必读性。

各式各样的活动

活动是现在报纸获取广告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报纸利用其公信力获得与新媒体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从版面上看,泉州各报活动丰富多彩,既丰富了报纸内容,为报纸提供报道素材;也使报纸获得影响力与经营效益的提升。

《东南早报》的活动特别丰富。第七届“欢乐泉州才艺大比拼”暨第八届“东南早报府文庙之夏”广场文化活动第十三场做了一个整版。《东南早报》与清源山管委会联合举办“七夕浪漫清源山”活动,组织了十对情侣一起游清源山,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相约七夕”做了个通版。推出“寻找身边‘运动达人’”系列活动,让读者推荐身边的“运动达人”。C14版的学生记者版的内容完全是“泉州市学生记者团”活动小记者们写的“报道”,颇有意思。

《海峡都市报》主办了2012泉州大都市圈影响力楼盘评选活动,这应该是为经营服务的活动。用了3个版来呈现。

国际国内新闻的本土视角

王家声说:国际国内的新闻,也要尽量跟泉州扯上关系,比如以色列发生的大爆炸,报社必须连线大使馆,泉州人是不是安全。汶川地震时,很多与泉州相关的新闻都要报道,在每个环节、细节都要体现出地方特色。

《海峡都市报》的“加拿大一华裔女惨遭碎尸追踪”报道《传被害人来自长乐》一下子就使这条国际新闻具有了本地视角,而且做了突出处理。而《东南早报》A30版的《福建女移民加拿大遭肢解》则篇幅太小,

有关台风“天秤”的新闻,《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东南早报》体量都差不多,都突出了对泉州的影响。《海峡都市报》的亮点在于有个示意图,更直观明白,这一点使它超过了另外两报。

本土新闻的再“本土”

从版面内容上看,《石狮日报》《晋江经济报》《南安商报》三张县区报有点类似于社区报,本土新闻被做得很细。比如《石狮日报》的“微新闻”,有三条新闻:《松茂村口堵车》《移动鞋摊占道经营》《男子踹凹拦路面包车》,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本地人关注。《石狮日报》还有一个专门的“逝者”版面。《金相路茂厦段“断头路”打通了》《东一村加快居民参保进度》《永宁整治石材加工厂》,这些信息与本地读者都有着极强的贴近性。

从版面呈现来看,《石狮日报》又有点类似于当地的党报,头版特别像党报,这跟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关,支持力度越大,就越是中规中矩的时政新闻,广告不多。但从版面上看《晋江经济报》的经营效益已经很不错了,对开12版报纸,有一个整版的房产广告,一个整版的分类广告,7个四分之一车、药、机械等各类广告,广告占版已超过30%。从《晋江经济报》与其他各报的对比来看,其“经济”特色有所体现。

本土新闻的延伸

泉州可以说是一个工业城市,而厦门则应算是个宜居城市。泉州有很多人都会在厦门买房,也有很多泉州人在厦门已经拥有房产。因此,很多的泉州人也很关注厦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应属于报纸运作的区域一体效应。在全国很多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都有这种情况。比如“广佛同城”概念。报纸应适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格局,做出相应调整。泉州的报纸在这方面有具体表现。

《海峡都市报》有厦门房产3个版,内容主要是厦门的房地产楼盘介绍,厦门房会展看房信息等。还有厦门教育一个版,厦门时尚4个版。还有个“晋石”版,报道晋江与石狮的新闻。《东南早报》也有多处“漳厦新闻”版面。

实际上,对于报纸与报纸之间来说,本地化这个东西,真要做出差距来,也很难。关键还是细微处的差别的常态化,需要长久的努力,差距才会有拉大的可能。2007年,《泉州晚报》的本地新闻只有3个版,但当时的泉州电视台有7档本地新闻节目,后来《泉州晚报》也逐渐加大了本土新闻数量,从3个版到9个版,再到现在的15个版。效果慢慢地凸显。

从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角度,这种长年累月细微的本土化提升,就使报纸拥有了更多新媒体所不可能拥有的特征和优势。这或许是报纸未来生存的命脉所在。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