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丽:论“非典”时期的政府传播

作者:程曼丽发布日期:2008-12-29

「程曼丽:论“非典”时期的政府传播」正文

政府传播是政府借助新闻手段(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等)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非常状态下国家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我们正在亲历的"非典"时期的传播就是政府传播的集中体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中,政府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在鼓舞士气、稳定民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紧急状态下的传播机制,传播手段也不尽完善,因而在早期("非典"在京流行初期)传播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传播信任危机,对后期的政府传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识这些偏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条件,探寻有效传播的途径,方法,对于未来的政府传播或有裨益。

一、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不是从传播主体(政府)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客观效果出发来反观研究主体的传播行为,并就此提出我们的意见、建议。通过对"非典"流行期间中央及北京市主要媒体的观察,笔者认为,"非典"流行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偏差:

第一、信息屏蔽

从现已确认的数字看,4月初北京市的"非典"疫情已经呈扩散的趋势,继发性的"非典"患者人数不断增加。

然而在4月3日召开的关于非典型肺炎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卫生部长的张文康向与会的200多名中外记者表示:"中国局部地区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便于记者充分报道,他特意将这句话在不同的回答中重复了多次。

自此,"中国局部地区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就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基调。这一信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传播出去,通过新华社的通稿传播出去,通过首都各家报刊的大字标题传播出去,形成了一种舆论定势。以北京市发行量颇大的两份报纸《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为例。4月3日,两报分别于一版重要位置刊登了"本报讯"。《北京晚报》的标题是:北京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 目前本市居民当中无一原发病例发生;《北京青年报》的标题是:本市迅速采取措施 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 目前我市居民当中无一原发病例发生。两文标题如此相似,内容更是完全相同。该文指出:"市卫生局权威人士最新透露,截止到3月31日,本市共发生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12人。由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目前已有效控制了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在本市的传播和扩散,在我市居民当中没有原发病例发生"。4月4日,两报分别于二版刊登"张文康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答记者问"的新华社电讯稿。两报均将"电讯稿"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并配上了不同的标题。《北京青年报》的一则标题是:在昨日召开的关于非典型肺炎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张文康郑重宣布 在中国工作生活旅游都是安全的;《北京晚报》的一则标题更是直截了当:中国是安全的,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

在"非典"流行初期的宣传报道中,"输入性"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及媒体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例如在4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康特别指出:"北京报告的病例是输入性病例,外地患者来京求医,或在境外感染后回京发病"。4月6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于一版刊登标题、内容基本相同的"本报讯",介绍有关专家对"输入性"一词的解释。文章引用专家的话说:"所谓'输入性'是指外埠'非典型肺炎'患者来京发生的病例"。文章同时指出本市收住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三个外来渠道。4月7日,两报同时报道国际劳工组织官员派克.阿罗因患"非典"在京去世的消息。消息仍在引用"卫生部有关人士"的话,强调阿罗病例的"输入性"。

"输入性"一词的反复被强调,给人两个印象:其一、"非典"是外来的,与北京相关度不大,北京只是协助"非典"流行地做一些救治工作;其二、由于北京医护水平高、医疗措施得当,"非典"疫情在北京被阻断,没有形成传染链,不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播。

这显然是避重就轻,将"非典"疫情淡化了。事实上,透过这一时期媒体对医务工作者报道的字里行间,人们已经嗅出了日渐浓烈的"火药味"(如"全市医务人员迅速行动,立即形成了一支医疗快速反应部队";"一个月来他们日夜奋战在防治'非典'的一线";"夜深了,但北京市疾控中心依然灯火通明。'非典'应急小分队的60名防疫队员依旧在忙碌着")。从主观上讲,政府有关部门隐情不报,或许是出于维护政绩、稳定局势、避免造成社会恐慌等方面的考虑,但是从客观上看,对疫情的隐而不报却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第二、信息失真

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非典"病例数字的统计和公布方面。

据介绍,4月初北京的"非典"疫情已经相当严重了仅309一家医院就收治了60例"非典"病人,到4月3日,已有6人死亡。

然而就在当天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宣布:截止到3月31日,北京"非典型肺炎"感染病例为12例,死亡3例。

4月7日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是:北京19例,死亡4例。

4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部公布的北京"非典"病例22例,死亡4例。针对某些记者的质疑,卫生部有关官员的回答是:"今天通报的疫情包括地方医院和部队医院所有目前能够确诊的病例的数字,包括广东、北京、山西等几个省的数字,这个数字是准确的"。

4月15日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是:北京37例,死亡4例。

4月20日,随着卫生部与北京市两位主管官员的去职,政府在"疫情"统计、发布机制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在纠偏、堵漏的基础上,将准确的疫情数字公布出来。根据最新统计,这一天北京确诊的"非典"病例为339例,疑似病例402例。

仅仅5天的时间,"非典"病例从37例一跃而至339例,多出302例,增加了9倍多!这种数字上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社会心理振荡是可想而知的。

在4月2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北京市病例数字有很大变化的问题,卫生部有关领导作了三点解释:第一、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人类至今未完全认识的疑难病症,诊断比较困难,从收治到确诊需要一个过程;第二、北京地区的各类医院有上百家,这些医院之间信息互不沟通,资源不能整合,收治的病人又分散,难以做到全面、准确的统计;第三、卫生部没有及时对全国的疫情制定统一的收集、汇总、报告制度,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得力。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无有意隐瞒情况"的问题时,该领导指出:"疫情数字统计不准和故意隐瞒有本质的不同。……没有发现哪个地方有意隐瞒疫情"。

且不说上述解释与4月10日那个解释的矛盾之处,单是这一解释本身,也值得推敲。从统计学的角度讲,数据统计是允许有一定误差的(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但是这个误差不能太大,如果大过5倍、10倍,事情的性质就会起变化,到那个时候,无论是漏报还是谎报、瞒报,本质上已经没有了区别。因为此时动机如何已经不重要,人们更加看重的是"没有说真话"这个结果。退一步来说,即便疫情数字不准确是因为统计上有疏漏,给人的印象也只能是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尽职尽责,工作效率低下,各项措施不到位。其结果同样会导致政府权威的被质疑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第三、舆论误导

由于"非典"流行初期的传播中存在着"信息屏蔽"与"信息失真"的问题,限制了公众对"非典"真实情况的了解,使他们据此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造成其后"非典"病例的持续增加和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这个角度讲,初期的宣传报道客观上带有舆论误导的色彩。

舆论方面的误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非典"疫情及其危害性轻描淡写,麻痹了广大市民,使他们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月初媒体对"非典"疫情轻描淡写式的报道触目皆是。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已取消了北京作为疫区的通报,其原因是眼见为实,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来到北京后,亲眼目睹了北京安全祥和的气氛,同时看到了中国医学专家们的有效工作"(4月4日《北京晚报》);"国家旅游局通告:中国一切旅游活动正常进行"(4月5日《北京青年报》);"北京收治的第一位非典型肺炎患者已经痊愈,非典型肺炎在北京已经得到控制,可疑病例正在减少"(4月13日《北京晚报》)。这些信息的反复出现、叠加,给了人们一种信号:北京是安全的,"非典"离我们很远。在这些非真实信息面前,不但普通市民易受蒙蔽,就连精通医学知识的医务人员也失去了应有的警觉。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医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直到3月底,我还坚信SARS是一种局限于广东的'南方病'。2003年4月7日这天,领导来告诉我,接到上级通知,医院决定派我代表协和医院参加北京市的医疗小组,去佑安医院参加SARS病人的治疗工作。对这一决定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我没有想到SARS这么快就来了(4月25日《北京晚报》)。

2、对市民没有进行必要的提醒。

"非典"在京大范围流行之前,先发地广东已经总结出此病的防治经验。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在接受新闻社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非典型肺炎发病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家族聚集和医院聚集,并强调医院是一个主要的感染源。

但是,在卫生部发布的"非典型肺炎社区综合预防措施"(4月5日《北京青年报》)中,却没有提醒大家少去或不去医院,以免受到感染。各报发表的有关专家对于"非典型肺炎常见问题解答"中,也只是简单提到"探视和照顾病人的人应带上口罩,减少受感染的机会",而没有特别指出这种疾病的强传染性以及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由于这方面宣传、强调得不够,致使很多人在探视和照看病人期间感染"非典",造成无谓的牺牲(北大仅有的两名教师"非典"患者,都是在医院传染上的,感染率百分之百)。

3、在尚未查明"非典"病因、病原体来源,没有找到对应性的诊治方法的情况下,过分渲染疗效和控制手段的有效性,给人们一种错觉,仿佛"非典"难关已被攻克。如4月3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同时刊登的新华社记者对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专访中提到:"中国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已摸索出此病传播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一套控制疫情和救治病人的有效方法,这将对其他国家控制疫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月11日《北京青年报》在"控制'非典'有办法"一文中借卫生部有关官员的话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充分肯定我国非典型肺炎病人救治和疫情控制工作,对我国制定的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和处理措施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建议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我国的诊断标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诊断标准"。这些情况也许更多地是就广东省而言,可是对于那些处在"非典"疫情威胁中的北京市民来说,这些报道无异于施放了一枚烟幕弹。

二、

平心而论,任何一种有目的的传播活动,都希望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非典"时期的宣传也是如此)。而良好的传播效果的获得,首先有赖于传播者的公信力。如果公信力出了问题,就会产生对传播主体的传播信任危机,良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非典"早期传播中出现了信息屏蔽、信息失真、舆论误导等问题,传播信任危机已经出现。这使4月20日以后的政府处于双重危机的困境中"非典"疫情扩散带来的危机和传播信任危机。面对第一种危机,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疾病监控,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这些措施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然而面对后一个危机,政府却未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得前期传播留下的后遗症久未消除。

从理论上说,传播信任危机下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态的传播。在这种传播环境下,常规的传播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而必须辅之以矫正型的传播模式。也就是说,在传播危机发生的时候,政府仅仅做到准确、及时地通报疫情信息,确保渠道通畅、数字准确还不够,还应当树立矫正意识、修复意识,以比正常传播条件下更加细致的考虑、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对待传播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消除负面影响,挽回声誉,重塑形象。如果忽略这一点,仍然以常规的传播模式应对非常规的情境,就会出现与主观愿望相悖的传播效果。4月20日以后的信息传播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例证。试举两例:

1、抢购风潮的出现

4月20日,政府有关部门将北京市"非典"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如实向社会公布。这本是一件好事,说明政府严格了疫情报告制度,增强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然而,突然增加的相差近10倍的数字和其后每日以3位数跃升的新增病例数,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