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说“大哥”

作者:发布日期:2015-05-17

「王学泰:说“大哥”」正文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人们越是不易于作深入的了解,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被大家忽视。“大哥”也是这样。例如你知道“大哥”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吗?是不是“大哥”这个称呼只有被弟弟或者年龄类似弟弟的人称呼呢?“大哥”这个称呼除了负载兄弟之间的伦理内容外,还有其他意义吗?这些其实是未必人人清楚的,于是便有了我说话的空间。

现在称“大哥”是极为平常的事了,可是像我一样长期生活在“理想主义”时代的人们,只习惯两个称呼,一是“同学”,一是“同志”(后一个称呼尤其是个人安全的保障,当1964年我大学毕业时,“同学”的称呼成过去式了,“同志”的称呼却没有获得,这就是被打入另类的明证)。现在勉强能接受“先生”了,至于哥们之类的称呼,听着还是觉得刺耳。因为长期在学校和研究单位工作,这些地方的空气仿佛是与外界隔离的,对于社会上的变化不敏

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以作这些单位风气的写照。外面已经“王老板”、“李小姐”、“张太太”了,而我们还处在“王同志”、“李同志”、“张同学”之中。头几年,有一次我去报账,会计称我为“大哥”,便觉得十分别扭,但我懂得这是人家特别的尊重,不好拒绝,含糊而应之。与别的同事说起来,他大笑:“你真是山中不知日月年啊!现在社会上都是这样称呼,用以表示关系很铁。”词汇的变迁是社会变化的指标,这个语言学原理是千真万确的。大革命风暴席卷法国时,巴黎的“老爷”、“小姐”,一夜之间都不见了,一律称之为“公民”。从“理想主义”社会走向世俗社会也就是如此,只不过这次是从简单恢复到繁复罢了……这些说起来都是颇有趣味的,所以忍不住要评说一番。

先秦典籍中,兄长在书面语言上称作“兄”,《尚书•大诰》中周公就有“兄考”(父兄)一类的文字。可是在口语上,大哥称作“伯”。《诗经》中有《伯兮》,诗里的姑娘想念东征的情人,就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的句子,这里的“伯”就是大哥。那时“哥”还没有兄长的意义,它与“可”是一个字,也作“歌”,指长言咏叹。《易经•中孚》卦中有云:“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这是一幅十分生动的画面:战争胜利了,俘虏了敌人,有人击鼓,有人欢呼;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放情高歌。这个“歌”字,有的本子就写作“哥”。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解释“哥”字时说:“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歌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哥,是人发出的一种声音。古文(指先秦的诸国文字如籀文之类)就作歌唱的歌字。”这个用法一直持续到南北朝。熟知古文音韵的沈约(他对格律诗的形成有重大贡献)在写作《宋书•乐志》时,把“歌”一律写作“哥”,如“音声足以发其哥咏”之类。这种情况直到隋末唐初才有了变化。当隋炀帝被杀于扬州后,越王杨侗在洛阳即位,他要拉拢在中原势力极大的李密,于是在他给李密的信中就称其为“宗哥”。这似乎是有记载的以“哥”尊称男人最早的例子,也是“哥”字新的意义。

唐代宫廷中特别爱用“哥”字。《全唐文》中收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数年帖》。此帖是信,但没有写明是给谁的,我们从行文中可知它是写给儿子的。李世民冒酷暑严寒在外征战,家里来信慰问。世民回信说:“宁可违凉忍暑,不能适己劳民。想汝诚心,惟吾是念。自非孝情深结,孰能以此为怀。”提到“孝情”,则非儿子莫属。让现代人感到可笑的,是在帖的最后署“哥哥敕”。看来当时“哥哥”的含义要比现在宽泛,年长的男子便可称为“哥”,不必一定是同辈。《旧唐书•王琚传》说王琚向当时尚是太子的唐玄宗李隆基建议,要除灭气焰熏天的太平公主,李隆基特有兴趣,于是拉王琚一起坐在榻上说:“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四哥”就是指他的父亲唐睿宗,担心除掉太平公主会伤父亲的心。可见在唐代的宫廷中,用“哥”来称父亲是较普遍的。

当然也有更多的是称同辈年长者的,“大哥”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唐玄宗是唐代故事最多的皇帝,不仅与女人的故事多,与兄弟之间的故事也不少。玄宗不是唐睿宗的长子,长子是李成器,后改名为宪。唐睿宗当上皇帝,李隆基有大功,李成器自料功业、能力都远逊于李隆基,所以坚决不做接班人――太子,让与隆基。隆基做了皇帝后,成器被封为宁王。宁王为人非常低调,谨守做臣子的本分,这使得君臣之间减少了猜忌,增加了亲情。唐玄宗称呼宁王为“大哥”或“宁哥”。有一次玄宗到宁王家做客,他对宁王说:“大哥好做主人,阿瞒但谨为上客。”“阿瞒”是李隆基的小名。这些故事在唐代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中唐诗人张祜有《宁哥来》诗,云:“黄幡绰指西向树,不信宁哥回马来。”宁王逝世以后,玄宗的祭文中又有“大哥孝友,近古莫俦”的句子。我们翻看唐代文献,就可以看到“大哥”、“二哥”等按照排行来称呼男性年长者的现象大量出现了。还有以“哥”作为名字的,甚至新罗国的一个贵族的名字就叫“金哥”。而在描写男女相悦的唐末小词里,哥哥妹妹这类有点肉麻的字眼是屡见于篇章的。

这个现象很奇怪,为什么在唐代“哥”字出现了新的含义呢?现在还很难作深入论证。我想可能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进入主流社会有关,这是一个南北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许多风俗礼仪、语言文化在这个时期发生很大变化。还可以注意到,唐初使用“哥”的多是北方贵族。在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期间,北方有许多民族融入,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但他们文化中有存在价值的东西(包括语言)也自然保存了下来。隋统一南北时,其文化背景是汉化了的鲜卑文化。唐皇族也是北周旧臣,与隋皇室属于同一文化背景。“哥”这一称呼可能就与鲜卑语有关,所以先始于皇室贵族,后来才逐渐为民间所接受。

到了宋代,“哥”的称呼普及了,甚至父母也称儿子女儿为哥哥姐姐,这大约是模仿自己孩子的语气而称子女的。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过继了一个赵,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构后让位给继子,做了二十多年太上皇,但父子间总是有些隔阂。孝宗有恢复中原、北伐金人的愿望,但赵构是被金人吓倒了,每当孝宗对他提到此事,他就会说:“大哥俟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称儿子为“大哥”,这也是后代很少见的。

有一回看凤凰卫视台的“小莉看时事”节目,主持人小莉采访澳门赌王何鸿博士。一开始小莉就问他:“您愿意人们怎么称呼您呢?”叫“赌王”?“赌”在中国的名声一直不好,现在如要正面报导“赌业”,都易其名为“博彩业”(真有些像一位古人所说:古之君子过贪泉,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过贪泉,更其名而饮之)。何鸿博士说:“我希望他们叫我博士,或哥。‘哥’这个名字很好嘛。”所谓“哥”就是大哥。“博士”自不必说,它是个洋名,又是有学问的标志,人们都爱听。为什么年龄已经七八十岁的何博士愿意听“哥”这个称呼呢?因为这个称呼是民间社会领袖的,它既带有民间性,又带有几分反主流的性质。何先生为了表明自己不同于官,不是靠官的支持发财,但又有点不弱于官的势力,而且以此自豪,故乐于人家叫他一声“哥”。也许何鸿博士并没有想到我所说的这些,但其潜意识中对“哥”的理解和认同一定是这样的。不仅何鸿,成龙潜意识里也是如此。北京的电视台采访香港演员成龙,问他,为什么演艺界都管他叫“成龙大哥”呢?是不是因为年龄最长?成龙说,也不是,比他年长的也叫他大哥。他带有点自豪地说,连特首董建华先生也称他为“大哥”。这更说明了“大哥”另有其特定的内涵,它与年龄大小和在主流社会地位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与游民的组织化过程有关。在专制社会中,只有政府才是有组织的力量,而民间除了家族组织外,其他一切组织都不具有合法性。在这种条件下,本来是不会有什么领袖的。但社会是复杂的,有的人从宗法社会游离了出来,进入了城镇。因为长期生活在宗法组织中,人的个性萎缩了,个体缺少进取精神,对于他所不熟悉的社会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此时他们就想与有相同命运的人们组织在一起,共同奋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游民常常挂在口头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朋友”,不是泛泛的,而是可以以心换心、完全信任、同生共死的那种朋友。但那时又没有什么新的组织理念,更没有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他们只能模仿家族中的兄弟关系(因为双方是平等的,所以不能模仿父子关系,至于军队中,将帅士卒之间往往模仿父子关系)组织起来。而社会经验多、阅历丰富、能力强的,往往被尊为“大哥”。元杂剧《桃园结义》中,写到刘关张三人于街头相遇,一起到酒楼喝酒,刘备酒醉后伏在桌上,现出蛇穿七窍。关羽对张飞说:“兄弟也!你不知道,这是蛇钻七窍,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也。等他睡醒时,不问年纪大小,拜他为兄。”这就

是游民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结合方式――桃园三结义。为了结义的稳固,还要有一系列的仪式,如对天盟誓(“桃园三结义”中是杀白马乌牛以祭天地――据说这是契丹的风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换帖(彼此交换写着上下三代和个人生辰八字的庚帖);引见彼此的父母等,经过了这些仪式便成了情同骨肉的兄弟。在江湖人看来,这种兄弟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妻子、儿女等。《三国演义》的刘备就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我们读历代的三国故事及写三国的诗歌,可以看到唐人的着眼点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是讲君圣臣贤的;这是文人士大夫眼中的三国故事。到了宋代,至晚是宋末,人们在讲三国故事时着眼点变了,变成了“桃园三结义”,变成了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了;这是江湖人眼中的三国。游民、江湖人在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刘关张是他们的榜样。特别是刘备这样有组织能力、有胆有识、并且能够爱护结义兄弟、愿意与结义兄弟同生共死的大哥,是人们拥戴的对象。从这个故事流行起,“大哥”就成为江湖领袖的别名。成龙们意义上的“大哥”最早就是这样来的。

长期生活在宗法社会中的人们脱离宗法后,由于生活的艰辛,总是幻想有一个能够保护他们、使他们得以依靠的组织或个人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软弱无力的游民,也需要一些“大哥”式的人物作为依靠。于是凡是能与“大哥”攀上关系的,无不乐而从之,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归属感,仿佛长久飘泊无依而突然有了家一样。《水浒传》里的武松、李逵等人,在见到宋江以后,欢悦异常,从此终生追随。他们之所以维护梁山,并非倾心于某种理想,在他们心目中,梁山与宋大哥是一体的,没有宋大哥也就没有什么梁山。

《三国志平话》《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以及这类题材的杂剧等,塑造了刘备、宋江这样的“大哥”的形象,从此以后,“大哥”就成为传统通俗文艺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类型。大哥形象还有个伴生物,就是张飞、李逵类型的粗豪的勇敢分子。例如《精忠说岳》中的岳飞(大哥)和牛皋(勇敢分子);《说唐》中的秦琼与程咬金;《杨家将》中的杨延昭与孟良、焦赞;《飞龙全传》中的赵匡胤与郑子明,等等。作品中一般都写成这样:大哥是江湖上有形群体(如结义兄弟、秘密帮会、山头)或无形群体的领袖,他们宽宏大量,能够原谅弟兄们的过错;他们讲义气,爱护兄弟,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们视金钱如粪土,能在物质上给弟兄们提供最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御下有术,能够公平对待下面的众兄弟,让兄弟们跟着他一起发展,在危险中能把弟兄们引入安全的港湾。当然这些有的可能真正出于他们的本心或者部分地出于本心,大多可能就是技术操作,是演给人看的(如在当阳桥赵云救阿斗之后,刘备所表现的对赵云的爱护,就被老百姓理解为“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宋江常常以金钱资助江湖兄弟,就被金圣叹认为是虚伪),但关键看你是否能够赢得弟兄们的信任。有了信任,追随者就会死心塌地为你冲锋陷阵。此时真伪问题就不重要了,因为生活在生死线上的游民是只关注结果,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