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语言的意象性质

作者:陈才天发布日期:2011-12-16

「陈才天:语言的意象性质」正文

提要:在中国人思维中,语言与意象联系源远流长。《周易》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观点,王弼对言、意、象关系的精湛论述,刘勰将意象看成是诗文创作的艺术,现代诗歌意象论者认为意象就是语言。语言与意象二个逻辑关系决定了意象是语言属性。通过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词的语义变体,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句义的构成,修辞格,语用意义等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语言现象都跟语言意象属性相关。

关键词:语言性质 物象 意象性 开放性 可塑性

人类语言,既能描述现实,也能记载历史,还能描绘未来和虚构事物。语言奇特的功能,一定与语言的意象属性密切相关。此外,关于语义与语法相互联系的各种观点,都是体现了语言的意象属性。我们认为,是语言的意象属性决定了这些语言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于语言的意象性质进行探讨。

第一章 语言与意象的渊源

在中国人思维中,语言与意象有密切联系。《周易》中有关于言、意、象关系的论述;王弼注释《周易》时,对言、意、象关系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刘勰将“意象”作为诗文创作的艺术;现代诗歌意象论者认为意象就是语言。由此可见,语言与意象联系源远流长。

一、《周易》中“言”、“意”、“象”关系的论述

在《周易》中言、意、象没有组成词组,但有多处涉及言、意、象相互关系的论述。

一、言与象关系:《系辞上》“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秦磊先生注为:“所以君子平时观察卦爻象征的物象而探究玩味它的文辞。”(秦磊, 1990,306)这里 “象”

是说写(卦爻辞)的对象、依据、内容。又《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这里“象者”和“变者”分别指卦、爻所象征的物事物象及其变化,是言语(彖传、爻辞)描述的对象、内容。因此,言是表达象的工具,象是言说的内容。

二、言与意关系:《系辞上》“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这里,“言乎”是言述“吉凶”象征“失得”的意图,是言述“悔吝”象征“小疵”的意图。又《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说,文章不能完全表达作者要说的话,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意愿、意图。因此,言是表达意的工具。

三、象与意关系:《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用象征的方式尽量地表达他的意愿、意图。张锡坤等认为“这里的‘象’是指卦象,也泛指一切可见之征兆。这里的‘意’是指卦象或事物所包含的意义。”(张锡坤主编,1987,194) 这是学界通常所说的卦意。虽然,卦意与卦象相依不可分离,但象是表达意的工具。

二、王弼对言、意、象关系的阐述

历史上,魏晋王弼是对于言、意、象关系作出深入阐述第一人。他在《周易略例•明象》有一段著名论述:(楼宇烈,1980,609)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言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王泽龙博士认为:王弼所论乃是哲学认识论的命题,“他不仅是对《周易》卦辞、卦象、卦意三者辩证关系的论述,也是从一般的哲学意义上揭示了言、象、意三者辩证关系。” (王泽龙,2008,11)这种看法有将王弼文中言、象、意等于卦辞、卦象、卦意之嫌。然而,它们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康中乾教授认为《周易》中的“象”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物象”;“第二层含义为卦象”;“第三层含义是动词性的取象、象征。”(康中乾,2007,65)王弼没有对《周易》中“象”做出区分,就不可断言王弼所说“象”仅指“卦象”。因此,将王弼文中“象”理解为一般物象较为适当。物象存在何处呢?《周易》没有说。按认知心理学理论,事物刺激感官后,事物信息产生记忆感性形象形成知觉表象。如《系辞上》中“见乃谓之象”,“飞鸟之象”等物象;但《周易》中象或物象,不只是形象或表象,还包括事物性质、关系和作用的认知度。比如,乾卦象征的“天”、“健”、“马”、“父” 等物象。本文称为物事物象。它们贮存于记忆、意识、思维、心理之中。

王弼文中的“意”也不仅指“卦意”。由于卦意与卦象不可分离,而《周易》中“象”有多种,所以王弼文中五处涉及意与象关系和意与言关系中“意”的含义是多层面的意。至少“夫象者,出意者也”中的“意”包括了决定创造、选择什么样的卦形即“卦画像”的意志、意愿和意趣。比如,以“―”为阳爻,“”为阴爻,并组成六十四个卦形等。因此,王弼文中“意”有多个层面的含义。如语言学的意义;心理学的意识、意志、意愿、情(意)趣;社会学的意图、目的;现象学的意向、意向性等。

综上,笔者认为王弼这段论述,可能是一种语言学理论。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周易》是一部用语言文字著述流传的著作,其内容是以卦像象征的事物和采用比喻等“取象”手法所描述的事物,它们都是以物象存储在记忆、意识中的。对于不识汉字的人来说,《周易》只是一些符号形式不能理解其内容。 二是语言交流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都不是直接面对所说的事物,而是意识、思维根据自己的意图将记忆中物事物象或想象物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听读者语言理解亦是意识、思维进行复制、组构语言描述的物象和解析其意义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能将卦象作为记忆中诸多物象一种类型,王弼文中“象”是指一般物象,“意”指广义的意。这样,这段话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语言的性质、功能;二是语言表达;三是语言理解。

第一部分是语言的性质、功能。“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这句话是讲语言性质:意识中想着什么物事(包括卦形)物象,就说出或写出何种物事物象,这是受意识、意志、意愿支配决定的;人们通过言语将心理上想到的物事物象说写出来,让别人知道,以实现表达自己的目的、意愿。王弼接着说:“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所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这里“所存者乃非其所象”是指记忆的不仅是物象,而是意与象融合体意象;这里“所存者乃非其言”是指记忆的不仅是语言,而是言与象融合体即言语含义。这句话进一步完善了语言性质理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这句话是讲语言的功能:人们表达意愿、意图就要说写出某个物事(包括卦形)物象,不说写出物象(物或事,下同),别人怎么知道你有什么意愿呢?要让别人知道你意识中想着些什么物象,语言交流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部分是语言表达。“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言尽,象以言著。”这是阐述语言表达的认知心理。前句话意思是:一个人说话写文章是由意识心理上想着某物象引起的(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所以听读者通过话语可以看出说写者心理想着什么物象,或是现实的或是想象的(故可寻言以观象);一个人心理上想着某物象是由他的意志、意愿所决定,所以通过言语描述的物象可以看到他的意愿、意图是什么(故可寻象以观意)。后句话意思是:话说完了,他的意愿、意图也表达出来了;他想着什么物象就是由这些话语表达出来或用文字固定下来了。

第三部分是语言理解。“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是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前半句意思是:听了读了他人言语知道说了什么物象,在听读者意识中产生了这些物象后,就把这句话是怎样说的语句形式忘掉了。后半句意思是:知道了这些话说了什么物象,就明白了说写者的意图、意愿是什么;理解了说写者的意图、意愿,就不记着所说物象的具体情形、细节了。王弼接着进一步阐述了语言理解心理过程说:“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如果笔者上述解读大致行得通的话,那么可以得出结论,王弼这段话语是一种语言学、语言心理学的精湛论述。

三、意象成为诗文创作艺术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见,刘勰将意象当作文学创作的艺术。 王泽龙博士认为这是“首次将意象运用于文学创作领域,使意象正式成为文艺美学范畴意义上的学术概念,诗学意义上的意象范畴得以完备。”(王泽龙,2008,12)自刘勰始,诗文意象创作艺术成为文艺理论研究的对象之一。王泽龙博士对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出诗歌意象理论的类型:如幻象论、兴象论、象征意境论、象征意象论、意象意境论、感物兴会意象、智性意象、丑恶意象等。诗歌意象论在20世纪初期影响到欧美诗学界,出现了英美诗歌意象派。他们接受了中国古代意象诗论的影响,认为诗不表现模糊的一般,而应准确地再现个别事物。意象不是感官的感觉,而是事物的个别性,是各种事物的联合,是一瞬间呈现的复杂经验的集合体,应有一定程度象征性的心理意象。要求作品描写精细的心理活动。运用简练而富有感觉印象的词汇,诗句要有音乐感,从而造成丰富而精细的意象。认为意象要有喻意,隐喻不断重复呈现便成为象征。因此,意象派的诗歌创作经常运用隐喻、转喻、引喻和象征的手法。

由于诗歌意象论研究对象是诗歌语言形式及其内容,所以语言与意象有非常密切联系。没有语言表达谁能知道诗人心理上想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愿、情趣呢?因此,有的诗歌意象论研究者直言不讳地说“意象就是语言”。

四、小 结

通过上文讨论得知:一、“象”是事物在心理上的知觉物象。《周易》中的“象”不限于卦象,还包括物事物象。二、王弼文中意、象是超越卦象、卦意之广义的意和象;意是言和象的决定者,言是表达意和象的工具。三、诗歌创作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甚至将语言与意象融为一体。但是,言、意、象在意识中心理上是分离的,在思维中才是可以融为一体的。那么,怎样描述意与象融为一体的状态呢?我们不赞同意象“是主观之思与客观之象的复合体,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客体化”观点,(王泽龙,2008,16)认为意象是意识、意志、意愿、意趣与物事物象、想象物象在思维中的融合体。意象是意愿、意趣在思维中的物象化,而不是被“客体化”。因此,意象是中性的,是可以向客体转化的东西。比如,某一种意象既可用一幅绘画表达,也可用一首诗文表达。由于语言是表达意象的主要工具,所以我们讨论语言与意象关系。

第二章 各种语言成分的意象属性

语言与意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是意象心理活动直接影响、涉及、决定语言性质。我们通过语言符号任意性、词的语义变体、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句义的构成、语用意义、语义观和语法论等语言成分考察,认为语言具有意象属性。并且,语言意象属性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

一、语言与意象二个逻辑关系

东汉王充《论衡•乱龙》:“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句话含义是说君臣上下礼仪,通过画布上兽象的寓意体现出来。兽像成了显示君臣上下不同地位的象征。王充将意和象联缀成词,第一次形成了完整的意象概念,为意象范畴内涵的认识提供了语源学的依据。用意象阐明绘画形象包含的意义,成为现代绘画艺术美学意象理论的源头。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因此有文字起源于图画的学说。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图画的产生比文字早得多。世界上几种古老文字,如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古印度的文字,它们字形的原始形式,都和汉字一样,是图画性的。这在一个侧面体现了语言与意象联系。

在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美学意象概念大致限定在绘画和语言艺术的范围内。然而,意象、意象思维不仅发生在绘画和诗文创作、欣赏的过程中,而且雕塑、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美术等创作都是将意象客体化、动作化的活动。艺术多样性说明人类意象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语言几乎能够将所有艺术表达的意象描述出来。这说明语言是意象的一般表达方式。不过,这并不能由此改变语言与意象逻辑关系:是意象决定语言,而不是相反;是语言离不开意象,而不是相反;语言始终是表达意象的工具。意象决定语言和语言是表达意象的工具的逻辑关系,决定了意象是语言属性的原理。

语言与意象第二个逻辑关系是:意象具有无限开放性和可塑性,并决定了语言形式与内容具有无限开放性、可塑性。人的意识、意志、意愿、意趣是无限开放的,而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记忆中物事物象、想象物象在思维活动作用下是无限可塑的。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