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熹:《诗经》注音杂说

作者:向熹发布日期:2015-02-10

「向熹:《诗经》注音杂说」正文

从语音上研究《诗经》有两个方面。一是《诗经》的用韵,一是《诗经》的注音。本文讨论的是后一个问题。

一、《诗经》的最早注音

由于语言和文字的变化,社会风习的更革,汉代人阅读先秦典籍开始产生困难,于是释义和注音的作品应运而生。

《诗经》的系统释义始于《毛传》,而最先为《诗经》作音的学者是郑玄,他的《毛诗音》是历史上第一部为《诗经》注音的专书。这部书早已亡佚,它是怎样为《诗经》作音的呢?

郑玄懂得古音。如《诗•东山》“在栗薪”笺:“古者声栗、烈同也。”《常棣》“也无戎”笺:“古声填、真、尘同。”他首先提出“声类”、“音类”两个音韵学术语:“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遗。”(注:贾公彦《序周礼兴废》引郑玄《周礼序》,见《周礼注疏》卷首。)“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注: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引。)依张舜徽先生的解释:“大抵发声部位相同的,叫做‘声类’,收声部位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音类’。凡是‘声类’‘音类’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必相同或相似。”(注:张舜徽《郑学丛著》34页。)但郑玄注笺中常用譬况之法注音,而不用反切。如《诗•邶风》“其虚其邪”笺:“邪,读如徐。”《大叔于田》“叔善射忌”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出其东门》“出其”笺:“,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斯干》“似续妣祖”笺:“似,读如巳午之巳。”《崧高》“往近王舅”笺:“近,声如‘彼记之子’之记。”计郑玄所用譬况之法,“A读如B”107次,其中改字 34次,释义16次,注音或注音兼释义57次。 用“A读为B”或“A当为B”,则绝大多数是改字。如《周礼•地官•司市》“思次以令市”注:“玄谓思当为司字,声之误也。”《诗•豳风•七月》“田峻至喜”笺:“喜读为,,酒食也。”现存郑氏所有注笺中没有用反切注音的,其所著《毛诗音》当亦不会例外。陆德明( 约公元550―630)《经典释文》往往指明某字“毛某某反”,“郑某某反”。 如《巧言》“僭始竟涵”《释文》:“僭,毛侧荫反,郑子念反。”《思齐》“百两御之”《释文》:“御,毛牙嫁反,迎也;郑鱼御反,治也。”《武》“耆定尔功”《释文》:“耆,毛音指,致也;郑巨移反,老也。”这类毛、郑异义共计100余事, 其反切乃是陆德明用反切标注毛、郑所应读之音,并非直接引自《传》《笺》。《释文》又有“《说文》某某反”的话,如《民劳》“汔可小康”《释文》“汔,许一反,《说文》巨乞反。”此亦陆氏所用六朝反切,不是《说文》原有的。许慎时代还没有反切注音。

二、《经典释文》与《诗经》注音

陆德明《经典释文》30卷,成书于陈后主至德(公元583―586)年间,比陆法言的《切韵》(公元601)略早,其中5―7 卷为《毛诗音义》。《释文》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刊,集六朝音注之大成,对于现代《诗经》的注音极有参考价值。

1、《释文》保存了大量六朝音切材料。《释文》广收旧音, 述而不作。他说:“若经典常用,会理合时,即便遵承,标之于首。其音堪互用,义可并行,或字有多音,众家别读,苟有所取,靡不毕书。其‘或音’‘又音’者,盖出于浅近,示传闻见。”又说:“若两本俱用,二理兼通,今并出之,以明同异。其泾渭相乱,朱紫可分,亦悉书之,随加刊正。复有他经别本,词反义乖,而又存之者,示博异文耳。”(注:引自《经典释文序录》。)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统计,《释文》“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馀家。”《毛诗音义》也引用了樊光、王肃、孙炎、李登、韦昭、孙毓、吕忱、郭璞、刘昌宗、葛洪、徐邈、崔灵恩、何胤、阮孝绪、顾野王、沈重等数十家音切。(注:其中徐邈、沈重两家引用最多。)其原书大都已经亡佚,音切材料却赖《释文》保存下来,弥足珍贵。如:

《桑柔》“忧心殷殷”《释文》:“殷殷,於巾反,樊光於谨反。”樊氏东汉京兆(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曾作《尔雅注》,已亡。《毛诗音义》引樊光反切仅此一例,不知是否樊书原文。

《鹊巢》“百两御之”《释文》:“御,王肃鱼据反,侍也。”《小》“国虽靡”《释文》:“,王火吴反,大也。”《泮水》“狄彼东南”《释文》:“狄,王他历反,远也。”王指王肃(公元195―256),三国魏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著有《毛诗音》,已亡佚。

《白华》“烘于《释文》:“烘,火东反,燎也。孙炎音恭。”《卷阿》“尔土宇章”《释文》:“,徐符版反,大也。孙炎郭璞方满反。”孙炎,三国魏安乐(今山东博兴县东北)人,著有《毛诗注》、《尔雅音义》等书,均已亡佚。

《雄雉》“不忮不求”《释文》:“忮,之歧反,害也。韦昭音洎。”《泮水》“薄采其茆”《释文》:“茆,音卯,韦昭萌藻反,凫葵也。”韦昭(公元204―273)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县)人,著有《毛诗杂答问》、《汉书音义》等书,均亡,另有《国语注》,行于世。

《有瞽》“箫管备举”郑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释文》:“编,薄殄反,又必绵反。《字林》《声类》《韵集》并布千反。”《声类》10卷,魏李登撰,《韵集》6卷(一说5卷),西晋吕静撰,均亡佚。

《椒聊》“硕大无朋”传“朋,比也”《释文》:“比,王肃、孙毓申毛必履反,谓无比例也。”《韩奕》“燕师所完”《释文》:“燕,於见反。王肃孙毓并乌贤反,云,北燕国。”孙毓,晋北海平昌(今山东诸城西北)人,有《毛诗异同评》10卷、《礼记音》1卷等, 均已亡佚。王肃已见前。

《氓》“隰则有泮”《毛传》:“泮,坡也”《释文》:“坡,本亦作陂,北皮反。吕忱北反。”吕忱,西晋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人,撰《字林》7卷,补《说文解字》之所遗漏,颇为当世所重。 书已亡佚。

《燕燕》“燕燕于飞”《毛传》“燕燕,也”《释文》:“,音乙,本又作乙,郭乌拔反。”《生民》“维维”《释文》:“,孚鄙反,亦黑黍也。郭芳妇反。”郭指郭璞(公元276―324),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有《尔雅注》、《尔雅音义》等多种著作。《尔雅音义》已亡佚。

《采蘩》“于以采蘩”《郑笺》“主妇”(注:《正义》本作“主妇”。)《释文》:“,本亦作,徒帝反,刘昌宗吐帝反。”《采》“维及釜”《郑笺》“是羹之髦”《释文》:“羹音庚,是刘昌宗音。”刘昌宗,晋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周礼音》1卷、《 仪礼音》1卷、《礼记音》5卷,均已亡佚。

《伐木》“骊酒有”《释文》:“骊,葛洪所寄反。”葛洪(公元281―341)晋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著有《抱朴子》等书。

《卷耳》“我马虺”《释文》:“虺,呼回反,徐呼怀反。,徒回反,徐徒瑰反。虺,病也。 ”《定之方中》“牝三千”《释文》:“牝,频忍反,徐扶死反。”《丰年》“亦有高廪”《释文》:“廪,徐力锦反,又力荏反,仓也。”徐指徐邈(公元?―397),东晋学者,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人, 著《毛诗音义》二卷,大量为《释文》所引用。

《考》“永矢弗过”《释文》:“过,古禾反,崔古卧反。”《羔羊》“委蛇委蛇”《传》“委蛇,行可从迹也”《释文》:“行,下孟反,崔如字。”崔指崔灵恩,南朝梁清河东武城(今山东博淄市西南)人,仕魏,著有《毛诗集注》24卷,已亡佚。

《北门》“室人交遍摧我”《毛传》“摧,沮也”《释文》:“沮,在吕反,何音阻。”《鸡鸣》“东方明矣”《传》“东方明则夫人?{笄而朝”《释文》:“,色蟹反,何霜绮反。”何指何胤(公元446―531),南朝梁庐江(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人,著有《毛诗总集》、《毛诗隐义》等书,均已亡佚。

《》“有有皇”《释文》:“,户橘反,阮孝绪于密反,顾野王馀橘反。”阮孝绪(公元479―536)南朝梁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著有《七录》、《文字集略》等书,均已亡佚。顾野王(公元519―583)南朝梁齐间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撰《玉篇》30卷,收字16917个,每字注有反切。原书已残,宋有简本。

《毛诗音义》中还有不少未注明出处的“一音”、“又音”、“或音”、“旧音”。如:

《谷风》“匍匐救之”《释文》:“匍,蒲北反,一音服。”

《新台》“燕婉之求”《释文》:“燕,於典反,又於见反,安也。”

《二子乘舟》“其景”《释文》:“景,如字,或音影。”

《雨无正》“莫肯朝夕”《释文》:“朝,直遥反,旧张遥反。”

这些“一音”、“又音”、“或音”、“旧音”,陆氏或据韵书,或据当时实际读音,都有所本,不过没有注明罢了。

2、《释文》为《诗经》注音提供了有用参证。 《释文》注音可分单音字和多音字两大类。单音字只有一个音。有的只用一个反切。如:“涧”(5见)古晏反,“”(7见)力轨反,“遏”(7 见)於葛反,“苍”(13见)采朗反。有的不只一个反切,但切出的音相同,如“”(8见)有敷剑、芳剑两反,“昊”(28 见)有胡老、户老两反,反切上字不只一个;“觏”(14见)有古豆、古候两反,“茨”(6见)有徐资、徐咨、徐私三反,反切下字不只一个。 常用字读音为大家所耳熟,《释文》通常注为“如字”,不注反切。如《猗嗟》“四矢反兮”《释文》:“反,如字,复也。”《宾之初筵》“威仪反反”《释文》:“反反,如字,失威仪也。”《氓》“体无咎言”《释文》:“体,如字,卦兆之体也。”有的字简单易认,《释文》也注音,是为了区别于某一形体相近的字。如《硕鼠》“适彼乐土”《释文》:“土,如字,他古反。”说明不是“士”字。《七月》“曰杀羔羊”《释文》:“曰,音越,或人实反,非也。”说明不是“日”字。《巧言》“乱庶遄已”《释文》:“已,音以。”说明不是“己”字。多音字多个不同的读音,大都有辨义作用,《释文》依义注音,有助于读者正确确定字的音读。

(1)四声别义。汉字不同声调往往表示不同的意义。 《释文》大多数只注明读破音,本音不注音,或注为“如字”。如:

膏音gāo,平声。油脂。《伯兮》“岂无膏沐”《释文》不注音。读破为去声,音gào。《黍苗》“阴雨膏之”《释文》:“膏,古报反。”

衣音yī,平声。衣服。《丰》“衣锦衣”《 释文》:“衣,下如字。”读破为去声,音yì。 穿(衣服)。《斯干》“载衣之裳”《释文》:“衣,於既反。”

食音shí,入声。《广韵》乘力切。吃。《丘中有麻》“将其来食”《释文》:“食,如字。”读破为去声,音sì。给……吃。 《七月》“食我农夫”《释文》:“食,音嗣。”《集韵》祥吏切。

劳音láo,平声。《广韵》鲁刀切。劳苦,辛劳。《民劳》“民亦劳止”《释文》:“劳,如字。”读破为去声,音lào。慰劳。《黍苗》“召伯劳之”《旱麓》“神所劳矣”《释文》并云:“劳,力报反。”

长音cháng,平声。《广韵》直良切。空间或时间距离大。《长发》“长发其祥”《释文》:“长,如字,久也。”读破为上声,音zhǎng。排行为第一的。《大明》“长子维行”《释文》:“长,张丈反。”

远音yuǎn,上声。《广韵》云阮切。距离长。 《竹竿》“远莫致之”《释文》:“远,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