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邦:孙行者/胡适之──陈寅恪的「对对子」争议

作者:王震邦发布日期:2008-09-03

「王震邦:孙行者/胡适之──陈寅恪的「对对子」争议」正文

感谢孟先生指点脚注转尾注的方法,现在这一稿全了。

一九三二年八月初清华大学及研究所招考新生及转学生,作文题为:「梦游清华园记」,各年级生另有「对对子」题。其中以一年级的对子题「孙行者」最受瞩目。所以受瞩目者,一是「孙行者」可以对得上什样的人物,「对号入座」以谁最贴切,这已注定会是一个话题;二是题型出人意表,隐然可以嗅到文言、白话之争。报纸上的读者投书,或要求提供标准答案,或批判出题者有复古心态。北平《世界日报》在两个星期内,即间歇刊出十四篇投书。这是民国以来第一桩因大学入学考题引发的媒体争论。出题者陈寅恪几番作出响应,并顺势提出一大套西方历史语言学和辩证法的大道理,不仅在于澄清出题的意义,且欲反守为攻,惟拒绝提供标准答案。对陈寅恪的「答辩」,非但有读者不领情,其所提出的西学理论,以及藉此要「摧陷廓清」国文或说汉语文法照搬西方文法硬套的「格义」观念,也未获学界正面响应。此一双重挫折,在三十余年后,陈寅恪重编《金明馆丛稿》时,另写了一篇〈附记〉。「孙行者」的「标准答案」竟然就是「胡适之」。这应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学界的一大公案,今天重新检视,除了话题效应外,余音缭绕,应该还有更深长者在。

在民初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在新学旧学交绥的过程里,反对白话文学的林纾(1852-1924)有一句话很受胡适讥评,即「吾识其理,乃不能道其所以然。」陈寅恪在林纾死后,拿西方的历史语言学和辩证法,为其何以会出「对对子」的试题侃侃而谈。虽然陈寅恪并没有提及林纾,却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说:「赵瓯北(赵翼)诗话盛称吴梅村歌行中对句之妙。其所举之例:『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等,皆合上等对子之条件,实则不独吴诗为然,岂但诗歌,即六朝文之佳者,其篇中警策之俪句,亦莫不如是。惜阳湖当日能略窥其意,而不能畅言其理耳。」[1]陈寅恪明为赵翼,实为林纾畅言其理,道其所以然。单就此点就可理解陈寅恪出「对对子」的国文试题,以及后续的「辩护」,颇有意就当时新文化运动正反两方相对粗糙的一面,作一学理上的补充;在相当程度上,也显现出陈寅恪对白话文乃至于国语运动隐含「全盘西化」的发展路径,有一强烈的批判。

陈寅恪初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教之初,虽然不如胡适因〈文学改良刍议〉等一系列文章,已先通过《新青年》杂志,高唱「文学革命」而暴享大名;陈寅恪见诸《学衡》杂志的〈与妹书〉,宣示要以科学方法从事训诂之学,而有「成效当较干嘉诸老,更上一层」的自许,在史学界也颇见知名度。进入清华之前,陈寅恪固有吴宓、毛子水、姚从吾等人推崇,而顾颉刚更视陈寅恪为「研究亚洲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的文化」,以及「东方古文言语学及史学」的学者。陈寅恪本人与清华国学院的导师像赵元任即是游学海外的旧交;和王国维则是「风义平生师友间」,遗老遗少夜话前朝,有不忍对泣之情;至于梁启超,因曾获陈寅恪父祖之邀主持湖南时务学堂,而为故家旧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陈寅恪本人的异域绝学,一时之间可谓独步士林,当可想见陈寅恪得以从容优游其间,不时还会作作对子以娱师友。其中戏赠国学院学生一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即在清华校园内传诵多时。

虽然,到清华后不数年之间,王观堂、梁任公先后陨落,清华停办研究院,但都无碍陈寅恪在清华及学界的声望鹊起,为各方所尊重。像傅斯年即言:「我的朋友陈寅恪先生,在汉学上的素养不下钱晓征,更能通习西方古今语言若干种,尤精梵藏经典。」[2]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两人见面时,陈寅恪赠以嵌名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而在此前,观堂自沈于颐和园,陈寅恪挽联有「十七年家国久魂消,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语。前后对照,陈寅恪此时处境要较观堂当时自在得多,心情或可说更胜于前。一九三二年这一年三月间,陈三立、陈寅恪父子同列名国难会议,信可知当时陈家父子的社会地位。

就在这一年暑假,为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出国文卷子题,对陈寅恪来说,或本以为就是出题而已,以「孙行者」入题,不过系文人狡猾,但期「戏弄」胡适一番;陈寅恪绝未料到的是,居然话题不断,正反意见都有。一九六五年,陈寅恪回忆此事,「叔雅先生一日过寅恪曰:『大学入学考期甚近,请代拟试题。』时寅恪已定次日赴北载河休养,遂匆匆草就国文试题。题为『梦游清华园记』。其对子题为『孙行者』,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猾耳。」陈寅恪给答案时,胡适已在台湾逝世三年。依胡适的聪明,当时即应知道陈寅恪要考生对的答案就是他,但无论如何都不方便自行「对号入座」。唯考生当时对出「胡适之」的却大有其人,后来在学界皆属名家。例如曾任北大数学系主任的段学复、北大中文系教授周祖谟、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张政等。但要说明的是,其中只有段学复入了清华。

当时《大公报》有一由「李琦」执笔的专栏文章〈北平杂忆──一个绵延的辩论〉有一概括性的描述,全文如下:

本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有对对子一项,有「孙行者」、「少小离家老大回」、「人比黄花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等句。[3]这下真苦了二千考生,因之骂声四起。在几个大报的读者论坛上便出现了许多清华复古的文字。引而申之,乃更出现许多文章指摘清华为资产阶级学校。自然也就有人动笔出来反驳了。就我每日注意的《世界日报》言之,自八月一日清华考毕,无日无是项争辩文字,直至我十七日离开北平,尚未平歇。这一个「论战」也可算热闹了。[4]

李琦没有点明出题者是陈寅恪,但描述的情况和事实相当接近。

先是北平《世界日报》在八月七日第十二版「读者论坛」刊出署名「丁零」〈关于「对对子」〉的投书,认为新旧人物都会注意到清华对对子的国文试题,测考生对旧文学的修养,很技巧;但评判的标准如何而定则难,要求主考先生发表他自己的原对。

《世界日报》续于八日「读者论坛」刊出署名「振凯」〈由清华大学考试技术所引起的我的几句话〉,质问如果学生只会「对对子」怎么办?倒不如要求学生作八股文和各式旧文体,并连带指责清华及学生的资产阶级化。文中还批判了作文题「梦游清华园记」,指这是小资产阶级的先生们所想望的事,非穷学生所敢崇拜。

隔一日,八月十日,有署名「杰」的〈对对子〉和「春焰」的〈我也谈谈清华的考试〉。「杰」文以「奇哉!怪哉!」形容,建议清华表态是否支持「对对子」的考题,若以为不妥,请设法矫正,勿相应不理。「春焰」指百思不得其解,何以会有「对对子」的题,以时代意义来讲,作对子就说不通。若要表示最高学府的新奇,不若作八股文来得干脆。并批评作文题,于黑漆一团的现实──多难的中国,对贫无立锥的无产大众有什么利益?

再隔两日,八月十三日,署名「湘石」的〈我也谈谈对对子〉,认为不但让多数考法理二科的同学会觉得困难,就是意欲研究中国文学的老夫子,恐怕也茫然不知所对。「湘石」还提到对子题中除了「孙行者」和「人比黄花」之外,其余对子题都是下对,皆典出唐诗宋词,期待考生「巧合天成,属比恰切」,当可确认考生「对对子」的成绩不可能好,阅卷先生也会有「才难」之叹。另一篇署名「北黎」的〈对对儿〉,则很为「斯文」庆,只是不明白在中学里何以没有学「对对子」。认为「在维持中华民族的生存上国学是必须要学的,国学既是必学,对儿自然更是必须对的。为传播国学普遍起见,要雅俗共赏才好。」可谓皮里阳秋,肯定中有嘲讽。

又隔一日,十五日,《世界日报》在第七版刊出陈寅恪的「答辩」。第十二版续刊出读者投书。有署名清华园「彭俊材」的〈读了振凯君的由清华大学考试技术所引起的我的几句话之后〉,认为对对子并非绝不可行,「梦游清华园记」只是一个作文题目,仅作用于试验考生的记忆和描写能力,无可厚非也无可非议。署名「伯辛」的〈谈谈「谈谈对对子」〉,批评了署名「杰」与「春焰」的投书,指「杰」文观点是错误的,也是不该有的,至于「春焰」的文章则是开玩笑、凑热闹。不过,文末仍认为对子出得大胆,是出题者大意。

十六日,刊出自称是清华学生署名「周葆珍」的投书〈由「由清华大学考试技术所引起的我的几句话」的几句话〉,反驳「振凯」对清华学生的指摘,并说「对对子」不过是测验考生对虚实字的认识,因作文题目批评清华大学是否伟大也不恰当。同日第三篇署名「穷小」的投书〈我也谈一谈清华大学〉,质问「对对子」是根据那一年的高中课程,至于作文题更为难那些刚从穷乡僻壤来,压根不知清华的考生。这一天《世界日报》的「读者论坛」特别加了一段案语,略谓正反意见和应说的话大概都说到了,声明讨论宣告结束。

但到了八月十九日,北平《世界日报》以声明讨论结束前,有些稿件即已付邮的原因,一口气又刊出四篇投书。另以出题者陈寅恪已有响应,再次声明讨论到此为止。第一篇署名「」的〈关于「对对子」质陈寅恪君〉,针对陈寅恪的响应发言,认为陈寅恪个人重视「对对子」的学术见解,尽可发表学术论文,但不宜在清华入学试中提倡。第二和第三篇分别署名「杰」和「春焰」都是回应「伯辛」的〈关于「对对子」问题〉。第四篇署名「尘悯光」,题为〈读了「读了『振凯』君的由清华大学考试技术引起我的几句话之后」之后〉。以上三篇都是读者间的纠缠,但都反对以「对对子」入题。「尘悯光」有一句很重的话:「对对子是中国旧日封建社会中的文人不务实际,专意瞎费脑力干着玩儿罢了!而以素负重名之清华大学也就把学生往以之亡国的不事实际上引,呜呼!」

上引这些论辩多集中于「对对子」应否成为考题,以及能否反映考生程度,其间偶见对清华大学是否属于资产阶级的批判和驳论,还夹杂了些许刻板印象。其中除了「湘石」质疑以「下联」求「上联」是否妥当,以及学术见解是否适合入题外,其余都谈不上陈寅恪意欲藉「对对子」的讨论,提高层次到建立汉语文法或相关学术性的讨论。读者投书所呈现的内容和思维,特别是针对大知识分子,如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陈寅恪者,就心态史的观点,当大有可观,以离本题稍远,日后当另文再作处理。

陈寅恪在北平《世界日报》上的答辩系以受访的形式刊出。在此必要指出,前此《陈寅恪集》各个不同版本皆未搜得此文,前引《世界日报》的读者投书,也是自刊出以来,首次重见天日,皆可视为新出土的史料。以下是陈寅恪在《世界日报》上答辩的大要:

标题:

清华中国文学系教授陈寅恪

谈出「对对子」试题理由

内文:

(特讯)昨日记者偶晤该校中国文学系阅卷员,询及国文试题中之「对对子」答案,及所以出题之理由,嗣经中国文学系教授陈寅恪发表谈话如左:

今年国文试题,均分三部,第一为对对子,二为作文,三为标点,其对对子及作文二题,全出余(即陈寅恪)手,余完全负责,近来有人批评攻讦,余不便一一答复,拟将今年国文命题之学理,于开学后在中国文学会宣讲,今日只能择一二要点,谈其大概。

本大学考试国文一科,原以测验考生国文文法及对中国文字特点之认识。中国文字,固有其种种特点,其文法绝非属于「印度及欧罗巴Indo-European系」,乃属于「缅甸西藏系」。中文文法亦必因语言文字特点不同,不能应用西文文法之标准,而中文应与「缅甸西藏系」文作比较的研究,始能成立完善的文法。现在此种比较的研究,尚未成立,「对对子」即是最能表现中国文字特点,与文法最有关系之方法。且研究诗词等美的文学,对对实为基础知识。考题中出对子,简言之,系测验考生对(一)词类之分辨,如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字对虚字,称谓对称谓等是;(二)四声之了解,如平仄之求其和谐;(三)生字Vocabulary及读书多少。如对成语,须读诗词文等书多(此短句稍不顺,另一版本为「须读书(诗词古文)多」[5]),随手掇拾,毫不费力。如有人以祖冲之对孙行者,是可知该生胸中有物,尚知古时学者祖某其人;(四)思想如何,因妙对不惟字面上平仄虚实尽对,「意思」亦要对工,且上下联之意思须「对」而不同,不同而能合,即辩证法之一正,一反,一合。例如本校工字厅水木清华旁两联之末有「都非凡境」对「洵是仙居」,字面对得极工,而意思重复,前后一致,并非绝妙好对,此则思想之关系。按此种种,悉与「国文」文法有密切之关系,为最根本、最方便、最合理之测验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