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永明:朝鲜半岛的战略困局

作者:时永明发布日期:2013-01-22

「时永明:朝鲜半岛的战略困局」正文

【内容提要】朝鲜半岛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诸多战略困局。作为矛盾一方面的朝鲜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及自身的国家安全问题上面临困境,因此,“先军政治”路线短期内难以调整。矛盾另一方面的韩美两国也在对朝政策方面面临困局,美国自身的政策往往成为半岛困局的一部分。未来,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僵局的核心还在于朝韩关系的改善,这是所有矛盾中的核心矛盾。

【关键词】朝鲜半岛 美国 安全困境

自朝鲜新领导人上台之后,人们曾希望看到朝鲜出现重大政策调整,从而使朝鲜半岛问题出现转机。但目前的情况却似乎是又回到原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朝鲜内部治理结构制约任何激进性政策调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朝鲜来说国际战略环境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制约着朝鲜政策调整的空间和效果。朝鲜半岛的战略困局在于,美朝韩三方难以找到战略利益的平衡点,在促进问题解决方面难以出现步调的相互呼应,相反,任何一方的不当行为都会使对方强化自己的既有政策,从而使对抗格局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困难不断增大。但是半岛问题的本源还是朝韩关系,因此,半岛困局的突破点在于朝韩关系的发展。如果能够出现韩国与朝鲜政策同步调整,则可以使半岛问题向积极方向发展。

一、朝鲜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困境

(一)朝鲜的战略选择与安全困境

朝鲜新领导人上台后,国际上普遍希望朝鲜能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抉择。但其实,国家发展道路问题是冷战后一直困扰着朝鲜的核心问题。朝鲜虽然极度强调自我的主体意识,在各个方面都讲求自主,但事实上,朝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国际战略环境的制约。冷战期间,在中国、苏联和东欧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着各种思想争论的时候,朝鲜几乎是完全置身事外地享受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虽然与领导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政策密不可分,但其所依托的重要环境基础条件是社会主义阵营所提供的安全与经济红利。

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使朝鲜不仅在经济上失去了外部支撑,在安全上也感觉到外部依托的不稳定。尽管朝韩双方积极谋求和解,建立冷战后的双边关系,朝鲜也尝试着加入地区经济合作的潮流。但是,美国利用核问题打断了朝韩关系的发展进程,使朝鲜被排除在东北亚地区冷战后的和解进程之外。并且,美国在处理核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包括准备军事打击在内的诸多高压手段和政权更迭理论的提出,使朝鲜深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种恶劣的外部环境,使一向顺风顺水,几乎没有过内部波澜的朝鲜,更难以在思想上适应这急剧变化的世界,从而也导致其经济开放尝试受挫。

此后,1994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突然去世,朝鲜又连年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幅减少。这一连串的打击,使朝鲜经济一

蹶不振。金正日于1995年提出了“先军政治”的执政方略,将军事优先作为指导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指导原则。“先军政治”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在冷战后却将其作为执政指导思想,反映了朝鲜领导人对朝鲜所处的恶劣的安全环境的认识。

但是,“先军政治”使朝鲜陷入一种安全困境。即为建设御敌入侵之军力,一切以军事为优先,不仅挤占了大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在“先军政治”指导下发展核武器的战略使朝鲜受到国际制裁,也破坏了朝鲜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使朝鲜的国家建设出现了军事强经济弱的跛脚现象,反而威胁到朝鲜国家的根本性安全。因此,新领导人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使朝鲜摆脱这种困境。

(二)内外因素决定朝鲜暂时难以调整“先军政治”

朝鲜“先军政治”所产生的最重要物化成果就是核武器。虽然,朝鲜拥核可以解释为是地缘战略环境的产物,但它也在改变着地缘战略环境,给周边地区带来不安。所以朝鲜新领导人继位后,国际上最希望看到的是朝鲜能够做出放弃“先军政治”,推行开放政策的战略调整。这种希望大部分出于善意,其基本逻辑在于:认为朝鲜只要改变“先军政治”,放弃发展核武器,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朝鲜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获得经济发展的资源,从而使朝鲜摆脱安全困境。

在继承与变革之间,朝鲜新领导人确实曾给世人带来不少迷惑。新领导人上台不久就开始积极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2012年2月,美国国务院朝鲜问题特使戴维斯与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在北京举行了会谈。双方达成重要共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双方将继续保持对话的进程。第二,为使对话得以进行,双方对对方目前的关切做出了承诺。朝鲜同意暂停远程导弹试射、核试验,以及在宁边的包括铀浓缩在内的核项目,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重返朝鲜,监督和检查朝鲜暂停铀浓缩活动,以及位于宁边的5兆瓦核反应堆及相关设施停运的情况。美国则同意推进向朝提供24万吨营养援助一揽子计划。第三,在处理双方关系的原则上,美国再次确认了两个重要文件。一是承认1953年停战协定是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基石,二是重申其在2005年9月19日联合声明中的承诺。

媒体对朝美会谈的成果颇感意外,因为这成果给人以朝鲜可能出现重大政策调整的猜想空间。但是,协议墨迹未干,朝鲜又不顾国际社会的劝阻和反对,于4月13日上午发射了搭载“光明星3号”人造卫星的远程火箭“银河3号”。

朝鲜这种信号混乱的举动,恰恰说明了新领导人以继承为主的执政方针。此次美朝会谈应属于2011年10月会谈的继续。发射卫星显然不可能是一时兴起所能做的。两种相互矛盾行为的叠加,反映了朝鲜新领导人既要坚持继承前辈的政治路线,又希望能够与美国保持对话。协议之达成,给人们一个信号,朝鲜是可以变的。而协议之撕毁又告诉人们,现在不是变的时候。

事实上,朝鲜不可能因领导人的变更而轻易改变或放弃“先军政治”。首先,朝鲜的国家权力传承方式决定了新领导人最初的治国之策只能以继承为主,尽管可以对一些具体政策做出调整,但要做出战略性调整会受到各种制约。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产生“先军政治”的基础条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导致朝鲜实行“先军政治”的最主要因素是美韩与朝鲜之间的敌对关系,其中核心的问题是美国的对朝政策和在韩国驻军。在半岛南北关系的逻辑中,朝鲜并不惧怕韩国,即使是在今天双方的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是,美国在韩驻军,美韩连绵不断地举行针对朝鲜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及美国曾多次提出对朝鲜实行政权更迭的论调,对朝鲜来说都是现实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以清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开始攻打伊拉克之后,朝鲜从明确表示不发展核武器,突然转为要发展“核遏制力”的原因。

“先军政治”最初只是以优先发展军事力量为主要内容,而后演变为以拥有“核遏制力”为核心。放弃“先军政治”就意味着放弃核武器,朝鲜不可能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轻易放弃已取得的结果。2012年8月7日,在朝鲜准备纪念建国64周年之际,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谈话说,美国在韩国驻军已经67年,在此期间朝鲜成为驻韩美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为应对世界最大有核国家的核威胁,朝鲜不得不勒紧腰带切实保障自己的核威慑力。这基本上反映了新领导集体对朝鲜所处战略环境的认识和对拥核问题的立场。

(三)“强盛大国”的经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朝鲜新领导人上台之后,积极推动“强盛大国”的经济建设。这使人们有某种朝鲜要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感觉。甚至有些人会将此误解为对“先军政治”原则的调整,并希望朝鲜实行改革开放。但事实上,朝鲜最早提出建设“强盛大国”的概念是在1998年,这一概念不仅包括建设军事大国也包括建设经济大国。之所以军事优先,是因为朝鲜的基本逻辑是国家只有在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繁荣。因此,建设“强盛大国”并不是对“先军政治”的修正,而是“先军政治”追求的目标。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与过去突出强调坚持“先军政治”相比,最近几年朝鲜更多强调的是建设“强盛大国”,2008年朝鲜甚至将实现目标的时间定在了2012年。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朝鲜在经过两次核试验之后,认为军事大国的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现在需要在人民感觉到安全之后,能够享受尊严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而且,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不要说“强盛大国”,就是国家安全也会从根本上被动摇。

但是建设“强盛大国”不仅受到外部安全环境的制约,同时也许是更重要的是,受到内部体制的制约。事实上,朝鲜在提出建设“强盛大国”的同时,就开始尝试经济方面的改革。但朝鲜的改革主要以务实探索为特点。建设“强盛大国”的概念提出的时机是朝鲜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但是朝鲜已默许了人民在克服经济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2001年,金正日正式提出了“新思考”,在固守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尊重“下级单位的首创性”、维护“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在农村允许收入的差别化和部分自主经济的发展。

虽然“新思考”可以被解释为朝鲜对“我们式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但它提出的仍然不是系统的改革。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以追逐实利为目标的经济思想引入朝鲜社会。2002年,朝鲜取消了对居民的粮食配给制,引入了市场机制。不过这次改革依然被外界解读为是为了解决粮食供应不足与配给制保证供应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实用主义措施。其主要原因在于,朝鲜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市场机制与朝鲜强调坚持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朝鲜此后的改革也是走走停停,到2009年甚至出现“均贫富”式的倒退性货币改革。2010年以后,朝鲜又再次加快了建设“强盛大国”的步伐。

目前,朝鲜建设“强盛大国”采取的是少谈理论,多做事情的方式。2012年4月,金正恩高调出席一家生鲜超市的开业式,并为一家新开张的科技商场题名“未来”,这或许都可以视为新领导人对“市场”持肯定态度的表现。

而在具体行动上,朝鲜经济建设主要表现为几个特点。首先,依然强调自主发展,对外开放仅限于建立经济开发区这种初级形式。2012年8月,朝鲜劳动党中央部长张成泽率代表团访华的重要内容是参加朝中罗先经济贸易区和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共同开发、共同管理联合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鲜主要还是希望通过开发区建设,获取外汇收益,以及技术和经验。其次,投资重点向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倾斜。2012年有众多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经济项目作为纪念金日成百年诞辰的礼物而完工。例如,为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端川市完成了端川港的建设。此外还有诸如新型豆浆加工厂的完工,以及妇女用卫生品厂的投产,以及众多新的商场开业,等等。

朝鲜目前摆出的架势是要在拥核,并受国际制裁和美韩封杀的状态下,依托中国,自谋发展。希望能够通过经济状况的改变,最终改变自己的国际地位。这条路是否能走通,还有待观察。

但是朝鲜的发展不可能回避基本的理论问题。即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问题。尽管如此,在理论探索上,朝鲜依然表现得比较审慎。因为任何思想上的松动,都可能给美韩带来可乘之机。这也是朝鲜在经济转型上所面临的困境。

二、韩美对朝政策的困局

(一)韩国对朝政策的困局

半岛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一个复合矛盾体。从历史来看,半岛的核心问题是南北关系问题。二战后,由于南北双方对于国家权力正统性的竞争,导致了国家分裂局面的出现。此后,如何实现民族统一就成了双方半岛政策的核心。冷战结束曾为双方创造了一个和解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初,朝韩之间曾出现过一阵子和解热潮。双方之间实现了总理会谈,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这两个文件都可以成为解决半岛南北关系和核问题的基础文件。但是,美国以“朝鲜核问题”为杠杆介入并主导了半岛事务,朝韩关系也随之再次陷入紧张。

核问题的出现,使半岛问题出现了两个核心。半岛内部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南北关系,但是地区范围内问题的核心就是核问题。韩国在解决核问题和实现南北和解上陷入两难。逻辑上讲,如果半岛能够实现和解,显然朝鲜并不需要核武器,核问题就能够解决。但这个选项,已经被美国否定了。美国坚持朝韩关系的发展必须以解决朝鲜核问题为前提。因此,韩国剩下的选项就是如何在配合美国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同时处理好南北关系。韩美在对朝政策上虽然有广泛的共同点,但也存在着利益差异。这个差异就是美国如果和朝鲜发生冲突必定会威胁到韩国的安全利益,但不会伤害美国自己。正因为如此,1994年韩国总统金泳三阻止了美国轰炸朝鲜的计划。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